学术思想
相关文章首页 > 学术思想 > 相关文章
法之所施,使患者不知其苦 ——孙树椿治筋伤学术思想
孙树椿是著名骨伤科专家,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,从事骨伤科的临床、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。他在继承清代宫廷上驷院的传统中医手法基础上,广泛吸收现代医学的成就,并结合自身经验加以提炼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孙氏筋伤学术思想。

在生理、病理上重视筋的作用

孙老认为“筋”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筋的功能主要是连接关节约束骨骼、支配关节功能活动。《素问》云:“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。”“诸筋者皆属于节。”筋通过对骨骼的约束,附在骨上收缩与弛张,产生屈伸和旋转运动。人体关节之联结,主要依赖筋加以包裹约束。因此,当外界致病因素导致筋伤后,筋束骨无力也可影响骨的正常生理功能,同时骨的正常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。筋伤时内动于肝,肝血不充,血不养筋,筋病难愈;筋损束骨无力, 也影响骨之愈合。清代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系统地总结了常见的筋伤疾病,有“弛、纵、卷、挛、翻、转、离、合”等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》认为“筋也者,所以束节络骨,绊肉绷皮,为一身之关纽,利全体之运动者也……人身之筋,到处皆有,纵横无算。”

在诊断上重视“手摸心会”,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

孙师临证重视摸诊,认为摸诊是骨伤科最具特色而又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。强调通过“手摸心会”,来了解筋、骨、关节的正常形态及筋伤的部位、性质、大小、程度,并判断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应关系。将手摸心会与组织解剖、影像学检查结合,纳入中医骨科的辨证论治体系,增强了诊断的准确性,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,使其目的性更加明确,为保证手法治疗的疗效提供了依据。

人体气血循行全身内外上下、皮肉筋骨、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,无所不至,故人体无论何处损伤,首当其冲伤及气血。临床所见的内、外伤,其基本的病机是伤后气血运行失常,而发生一系列的病变。因此在中医辨证体系中,骨伤科首重气血辨证,临床辨证明确,方能医治有效。他认为在筋伤的临床诊治过程中,不仅要辨证施治,还应辨病施治。有病就有证,辨证才能识病,两者密不可分,只有病、证合参,才能选用正确的手法、适当的方药。另外,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,临床上应合理利用现代科学的检测手段,并将之纳入中医的诊疗体系,以拓宽自己的视野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去分析观察疾病内在的病因、病机、演变规律。对于骨伤科来说,尤其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查手段。

在治疗上强调手法治疗为主

对于筋伤疾病,他积极提倡运用中医骨伤科的手法治疗。其手法主要源于宫廷正骨,师从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刘寿山老先生,尽得刘老理伤正骨手法真传。在继承刘老先生经验的同时,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其进行了规范整理,在保持疗效的基础上,简化精炼了手法。

孙老在手法运用中强调因势利导、轻重结合,做到轻、巧、柔和,认为“筋喜柔不喜刚”。手法的疗效靠的是手法本身,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轻柔和缓、外柔内刚,使患者在并不感到痛苦的情况下即获得症状的缓解或痊愈。正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所谓:“法之所施,使患者不知其苦,方称为手法也。”手法的特色正是在于轻、巧、柔和。轻,主要指动作要轻,不用暴力手法同样能达到治疗的目的,使患者在心理上宜于接受;巧,巧妙,一方面是指手法运用的技巧,另一方面是指用“巧劲”;柔和,是手法用力要柔和,不能粗暴、生硬,强调刚中有柔、柔中有刚,刚柔相济。手法的力量要根据病人病情,并结合医生自身功力运用。对新伤用力要轻,动作要缓,而陈旧伤则可逐步加重用力。对于体质较弱、病情较重的病人治疗时要徐徐用力,以能耐受为限。对于身体强壮、病情较轻的患者,用力时使患者感到患处有沉重感或酸痛,但能忍受即可。

药物及功能锻炼的有效配合

对于筋伤疾病,孙老强调手法治疗的同时也应重视药物与功能锻炼的配合。疾病不同、中医的证不同,药物的运用也有所不同。即使是同一损伤,也要根据人的年龄、性别、体质的强弱灵活运用。治疗筋伤,常用手法为主,配合中药内服、外敷、薰蒸及牵引。药物治疗上重视辨证,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,围绕“肝主筋”的理论,以养肝、柔肝、疏肝为中心,配合健脾补肾,取得了良好的疗效。

中医治疗骨伤强调“三分治疗,七分锻炼”,“练功疗法”是治疗筋伤疾患的重要方法,与手法、药物等治疗方法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。“练功疗法”可以防治许多疾病。应用“练功疗法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要详查病情,合理选练;其次要动静结合,主动为主;最后要循序渐进,贵在坚持。
版权所有 孙树椿名医传承工作室
京ICP备09002945_2号    技术支持:金钥匙凯丽科技